新增备案专业1641个,今年高校本科专业调整有哪些亮点?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了地球系统科学、生物统计学、未来机器人等21种新专业,并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各高校新增本科备案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62个。
(相关资料图)
本次高校本科专业调整折射出哪些新趋势、新亮点?各高校应如何推动新增专业更好建设和发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专业设置和调整服务大局所需
专业的质量和结构,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影响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实行备案或审批制度。备案或审批工作每年集中进行一次。高校调整专业名称时,如调整为专业目录专业(除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外),按备案程序办理;如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或新专业,按审批程序办理。被调整的专业按撤销专业处理。撤销专业需由高校主管部门报教育部备案。
此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教育部要求,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还要重视质量、优化结构,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在本次专业调整中,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许多高校都有新的作为,例如塔里木大学新增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西藏民族大学新增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等。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肩负着向国际社会报道、阐释西藏发展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增设这一专业,培养更多相关领域人才,讲好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故事,更好展示中国立场、表达中国观点、分享西藏经验。”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金石说。
在新增一批备案专业的同时,教育部也对部分高校申请撤销的925个专业点予以备案。
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此次撤销的专业点,主要是一些高校根据办学定位需要调整的专业,这反映了高校专业设置突出质量导向、就业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2800余个专业布点,占目前专业布点总数的4.5%。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所涉专业数量最多,有1074个;从区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专业有1503个,占比超过50%。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调整,本科专业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涉及新兴技术的专业数量增多
记者梳理发现,本次新备案的本科专业中,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专业数量增多。例如,北京科技大学新增智能建造、智能采矿工程等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仿生科学与工程、能源互联网工程等专业。这反映出高校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加强新技术领域人才培养。
此外,教育部支持高校积极探索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例如,在新农科方面,专业新增布点数量较多,多所高校新设了生物育种科学专业。
“设置这个专业的初心是服务现代种业强国建设。”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研究员柴友荣介绍,生物育种科学专业是作物学、畜牧学、生物学、遗传学、信息学的新兴交叉专业。根据培养方案,这个专业将定向培养生物育种创新人才,推动解决我国种业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与此同时,一些学校积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重庆移通学院今年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区块链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张德民告诉记者,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将通过加强师资配备和校企合作,提升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新增专业中,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孤独症儿童教育、无障碍管理专业引发关注。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个专业都是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所设立,旨在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投身特殊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近年来,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对专门师资的需求更加迫切。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主要围绕孤独症儿童涉及的语言、兴趣、行为、认知、沟通、适应、生活自理等方面来设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将以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和康复机构为主。
新增专业还需要招生、培养、就业等工作系统推进
当下,离2023年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志愿填报的脚步越来越近。如何确保新增专业的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是不少师生关心的问题。
中南大学副校长何军认为,要充分做好新增专业宣传推介,突出展现新专业的实力基础与发展前景。“我们应当通过重点宣传,让学生尽早了解学什么、做什么,从而消除对于新增专业未知的顾虑,树立起专业信心。”
邢台学院院长蔡振禹介绍,针对今年新增的科学教育、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学院将多措并举,通过校园网、融媒体、开放日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学科专业设置只是一个开始。要想实现专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招生、培养、就业等工作系统推进。
“高校应全面调研社会、市场端对人才的需求,对接产业的发展前景,补足新增专业的教资软硬件短板,在提升教学质量上下足功夫,大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国家教育考试委员会专家成员陈志文说。
长沙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田向阳认为,新增专业毕业生属于就业市场“新鲜血液”,招聘单位可能难以及时增加对新专业的用人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及时准确向用人单位推荐新增专业毕业生。
“新增专业的学校应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社会实践,努力提升新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加强与行业和企业联系,积极拓展就业岗位,缩短市场用人适应期,用良好就业增强新专业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田向阳说。
(来源:新华社)
统筹:王长善 编辑:王亚平关键词:
上一篇:翁怎么读拼音发音weng还是wong_wong怎么读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女童不慎掉入20米深井 18岁小姨三次下井成功营救
- 西安3个区域12月28日起每日开展全员核酸 官方提倡民众居家健身
- 浙江乐清一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 复采复检为阴性
- 浙江本轮疫情报告确诊病例490例 提倡“双节”非必要不出省
- 西安警方通报6起涉疫违法案件
- 西安新一轮核酸筛查日检测能力达160万管
- 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11例
- 重庆曝光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警示党员干部清新过节
- 云南清水河边检站查获走私玉石和玉石毛料65公斤
- 吉林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孙洪彬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四川:力争三年完成638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杨予頔)28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四川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
-
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温暖夕阳”
我为群众办实事 | 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温暖夕阳” 央视网消息:近期,各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
-
各地创新举措 把实事办好 把好事落细 温暖民心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各地创新举措 把实事办好 把好事落细 温暖民心 央视网消息:近期,各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
-
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千米
中新网12月28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28日15时14分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北纬43 37度,东经82 65度)发生3 3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
2021,比个心吧!
-
高风险岗位人员出行,会受到限制吗?
【两节防疫提示】高风险岗位人员出行,会受到限制吗?
-
【两节防疫提示】健康码“变黄”,对出行有何影响?
-
【挑战365天正能量速写画】第028期:卫国戍边英雄王焯冉表弟入伍
从小就怀揣着从军报国梦的盛冠杰,5年前就曾和哥哥王焯冉相约报名参军。却因当时体检未达标,遗憾错过军营,上了大学。去年哥哥卫国戍
-
【两节防疫提示】返乡和外出居民应注意什么?
-
浙江绍兴已无高风险地区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87例
(抗击新冠肺炎)浙江绍兴已无高风险地区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87例中新网绍兴12月28日电(记者 项菁)根据浙江省绍兴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
X 关闭
西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0例 详情发布
广东最低气温跌至-6℃现冰挂 部分道路及海上交通受影响
“2022科学跨年系列活动”启动 提高公众对科学类流言“免疫力”
珠科院多举措助力大湾区抗旱防咸保供水
只为那片美丽的云顶 河北一“守峰人”海拔2000米驻守12载
X 关闭
翁怎么读拼音发音weng还是wong_wong怎么读
车规SiC线正式通线!这家企业将火力全开
V观财报|医学诊断服务收入下降明显!金域医学一季度净利降八成
世界热头条丨海口市检察院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监管监督工作经验成果被肯定
环球百事通!中国开展屋顶上的“绿色战役”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