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两年后,“天才少女”全红婵怎么样了?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资料图片)
添加★标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8点 12点 20点不见不散~
文章来源:她刊(ID:iiiher)
授权转载
全红婵又封神了。
最近的跳水世界杯,她一跳入水,裁判打出满分。
离谱的水花消失术,直接“让物理学不存在了”。
喜提网友辣评:
我下饺子的水花都比这大。
毕竟,她一上热搜就从不让人失望,经常一出手就是金牌。
她是横空出世的天才少女全红婵。
你我都已习惯她身上金光灿灿的神话,小小年纪掌控全场,称霸跳水界。
有人期待,“未来20年都是她的”。
但是今天,我想“戳破”这个神话。
全红婵的天才叙事,并非热搜上单一的爽。
在这次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夺冠之前,她经历了6连败,距离上一块金牌到手,时隔572天。
十五六岁,她面临比赛的低谷,外界的揣测,名利的冲击。
那是热搜之外的全红婵。
跟风吹捧她,不一定是件好事。
一跳成名天下知
很多人对全红婵的印象,也许还停留在两年前的夏天。
东京奥运会,全妹一战成名,她的天才故事铺满全网:
出身贫寒,骨骼清奇,天赋异禀,运气爆棚。
踩中了一切命运拐点,夸张得堪比魔幻小说。
参加奥运选拔赛前半个月,她才把所有动作学完。那时,几乎没人知道全红婵是谁。
选拔赛后,她一举拿到积分第一。
跳水界从此杀出了一匹黑马。
她从没参加过任何国际赛事,第一次出国比赛,就是东京奥运会。
还恰好赶上了奥运延期,卡着最低年龄门槛出征,成为整个中国代表团最小的运动员。
但就像白岩松说的那句话:
“她不是因为小才来到这个跳台上,她是因为水平高。”
在东京,她的国际大赛首秀果然惊艳全场。
决赛中的5个动作,她拿了3个满分;总分477分,她拿了466.2分。
金牌到手,还顺便打破了世界纪录。
全红婵,一跳成名天下知。
她就像热血漫画的主角,以初出茅庐的稚子之姿横扫江湖,昨天无人知晓,今日一战封神。
14岁的少女,懵懵懂懂地在巨大的欢呼声里,站上了职业之巅。
那个夏天,有多少人因为她看到了跳水之美。
纵身一跃,有人竟然可以比鱼还亲水。
更关键的是,全红婵还那么可爱天真。
赢了比赛,她一定会满脸笑容,比心、比剪刀手,对镜头前的观众致意。
意气风发的少女,满是生命力。
大概也只有她,可以把赛场变成跳舞的广场,挥手跳跃,扭腰狂欢。
众所周知,全红婵还有点那个社牛症。
和粉丝握个手,可以变成大型搞笑女见面会,还目光锁定,约好下次再见。
她的愿望很简单。
将来能开一个比小卖部大的超市,有辣条、可乐,好多好多吃不完的零食。
她发表的冠军感言也很简单(且凡尔赛):
“很开心能站在最高领奖台,谢谢。”
拿了金牌后的心愿也很简单——
妈妈生病了,希望可以赚钱回去给妈妈治病。
跳台上是大杀四方的冷面女王,生活里又是天真朴实的女孩。
糅合了天赋超然的绝对能力和纯粹珍贵的赤子之心,她能成为人气王,一点也不意外。
对全红婵的天才之处,我们早已习以为常。
8岁跳远展现天赋,开始专业训练,13岁跳进国家队,14岁举世闻名。
开局即是巅峰,自此,她跳出再多的满分,拿了再多的金牌,仿佛都是理所当然。就像有些人理解的:天才嘛,优秀是本分,平庸是罪过。
然而,全红婵的真实人生,在走下奥运会的领奖台后,才真正开始。
“千年老二”
很多人不知道,在不上热搜的平常日子里,全红婵经历了什么。
并非像大家以为的,她一出手就一定是冠军。
两个月前,她就因为没发挥好输了比赛,埋头在师兄怀里哭。
面对镜头,她眼中含着还没擦干的眼泪,带着鼻音:
“下一场咱们赢回来。”
是的,全红婵也会输。
有时还接连输好几场,输了也会懊恼,陷入迟疑。
“总是差那么一点点,不够完美。”
“再回去加把劲。”
“得自律一点。”
“保持状态,不被淘汰吧。”
这些,都是她输了比赛之后说过的话。
前几天,看到有人说全红婵状态这么好,身材纤细、成绩出色,“发育期好像对她没啥影响”。
似乎这也是她天才之处的佐证。
但稍微去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全红婵正经受着发育之苦。
她的比赛状态经常不稳定,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如同魔咒。
短短两秒之内抱膝、展开、入水,发挥不好的时候,令人惊叹的水花消失术,会变成“炸鱼现场”。
女子10米跳台,向来是所有跳水项目中最残酷的。
它对运动员身材的要求及其严苛,身高、体重稍有变化,就要调整动作,否则入水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021年,全红婵爆红的时候,跳水女皇高敏就“预言”过,她接下来会遇到最大的困难——发育。
那是一个“走钢丝”的过程,不断考验她的技术、力量和自我。
现在,全红婵正在走这条钢丝,一年长高10厘米,面临身体上的巨变。
所以就算她再爱吃零食,也只能极度自律,控制身材。
这番自律保持的纤细身材,实在不该用“天才”二字简单抹去。
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全红婵已经承受了太多。
她的同龄人都在发愁应对考试,她苦恼的,是如何在不稳定的身体状态下,重回世界巅峰。
而现实是,一个运动员不可能永远身处巅峰。
全红婵说过,自己不喜欢被很多人关注:
“总觉得如果跳不好,大家就不喜欢我了。”
果然,全民吹捧全红婵现象的另一面,显出了原形。
你可以看到,一些人把她捧得多高,就可以把她踩得多狠。
全运会夺得单人金牌之后,全红婵状态不好,在国内外的赛事里,接连输给队友陈芋汐。
那段时间,网络上遍布着对全红婵的失望。
“又输了,再难夺金。”
“又输了,冠军昙花一现。”
“现在单人决赛变千年老二了。”
他们揣测她成绩不佳,是因为“钱赚多了,广告赞助多了,心不在焉了”。
说她“奥运会之后骄傲了”,落户广州,也是“太虚荣”。
她还被造谣因为六连败只拿银牌,成绩太差被退回了省队,遭遇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
逼得全红婵的主管教练陈若琳都出来辟谣:
“从没回省队训练。”
早在2021年夏天,就有很多人说,别把全红婵架上神坛过度吹捧,给她一些容错空间。
造神的下一步,可能就是失去理智的苛责和恶评。
如今果然应验,网络暴力的伤害已经造成。
一片吹捧夹杂着质疑,全红婵的微博早已停更,不再分享生活。
发育的难关,起伏的状态,外界的风浪,是全红婵生活的真实另一面。
这里,从不是只有最高领奖台的光鲜。
用“强者”代替“天才”
低谷时的嘲讽,和现在一边倒的欢呼、赞美,本质上似乎没什么不同。
他们无非是“痛骂天才退步了”,又“祝贺天才归来了”。
这一次次的跟风狂热,让我不由得想起全红婵刚火的时候,各路人马纷纷出动的魔幻景象。
他们誓要把出身寒门的全红婵宠上天。
听说她喜欢吃辣条,喜欢她的粉丝就把成箱成箱的辣条送到她老家,堆满她家门口。
她想开一家装满零食的小卖部?
就有“热心”的房地产商送来商铺、住宅、20万奖金。
线上的热度不够,还有人开始线下骚扰。
那时,全红婵的老家是网红地标,每天至少有2000人去她家门口打卡。
各地主播赶来,做起了24小时直播。
吹捧全红婵的时候,他们蹭着流量,涨着热度。
后来转身跟风踩的时候,却不留一丝情面。
“吹爆”和“网暴”之间,竟然只有一线之隔。
从拿到全运会的单人金牌,到最近夺得蒙特利尔站的冠军,全红婵用了572天。
中间一年多的空白,她输过,也迟疑过,但不变的,是她一直走在那根钢丝上不停歇地训练。
直到这次夺冠,又有人说全红婵王者归来,天才依然屹立不倒。
天才叙事,真的遮蔽了太多。
遮蔽了她训练的刻苦,对身材的自律,在低潮时的反复对抗。
她作为一个鲜活的十五六岁女孩,身体和精神上经受的压力,都被轻飘飘的“天才”二字抹去。
这何尝不是一种不公平。
全红婵的前任教练何威仪也说过,最好不要过于强调她是天才少女。
她的成绩,都是天赋加刻苦训练得来的。
好在,这些或好或坏的声音,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全红婵。
她依然是那个纯粹的女孩,在努力调整身体状态。
最近比完赛,她又比出了经典的剪刀手,对观众致意,满脸的开心。
谁能想到,从东京奥运会出发,两年之内,分数、奖牌、输赢、名利、巅峰、低谷……所有的味道,全红婵都已经尝了一遍。
她跌倒过,也站起来了,然后,一步步稳稳地走到更开阔的世界。
而现在,她也才16岁而已。
所有人都期待在明年的巴黎,她会以怎样的姿态亮相。
我想,她依然会像一根针,轻巧地钻进水里,压住水花,波澜不惊。
到那时,希望每个人都能称她为“强者”,而非简单的“天才”。
全红婵,不只是天才。
祝贺全妹再夺冠军!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3年第12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文章来源:她刊(ID:iiiher)授权转载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关键词:
上一篇:全球报道:2023伺服系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女童不慎掉入20米深井 18岁小姨三次下井成功营救
- 西安3个区域12月28日起每日开展全员核酸 官方提倡民众居家健身
- 浙江乐清一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 复采复检为阴性
- 浙江本轮疫情报告确诊病例490例 提倡“双节”非必要不出省
- 西安警方通报6起涉疫违法案件
- 西安新一轮核酸筛查日检测能力达160万管
- 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11例
- 重庆曝光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警示党员干部清新过节
- 云南清水河边检站查获走私玉石和玉石毛料65公斤
- 吉林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孙洪彬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四川:力争三年完成638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杨予頔)28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四川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
-
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温暖夕阳”
我为群众办实事 | 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温暖夕阳” 央视网消息:近期,各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
-
各地创新举措 把实事办好 把好事落细 温暖民心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各地创新举措 把实事办好 把好事落细 温暖民心 央视网消息:近期,各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
-
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千米
中新网12月28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28日15时14分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北纬43 37度,东经82 65度)发生3 3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
2021,比个心吧!
-
高风险岗位人员出行,会受到限制吗?
【两节防疫提示】高风险岗位人员出行,会受到限制吗?
-
【两节防疫提示】健康码“变黄”,对出行有何影响?
-
【挑战365天正能量速写画】第028期:卫国戍边英雄王焯冉表弟入伍
从小就怀揣着从军报国梦的盛冠杰,5年前就曾和哥哥王焯冉相约报名参军。却因当时体检未达标,遗憾错过军营,上了大学。去年哥哥卫国戍
-
【两节防疫提示】返乡和外出居民应注意什么?
-
浙江绍兴已无高风险地区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87例
(抗击新冠肺炎)浙江绍兴已无高风险地区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87例中新网绍兴12月28日电(记者 项菁)根据浙江省绍兴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
X 关闭
西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0例 详情发布
广东最低气温跌至-6℃现冰挂 部分道路及海上交通受影响
“2022科学跨年系列活动”启动 提高公众对科学类流言“免疫力”
珠科院多举措助力大湾区抗旱防咸保供水
只为那片美丽的云顶 河北一“守峰人”海拔2000米驻守12载
X 关闭
两外卖巨头或违竞争条例
西北大学科研团队揭开灵长类社会演化之谜 秦岭金丝猴登上《科学》封面
股价年内暴涨4倍逼近历史高点,万兴科技实控人3亿减持又来了
今日热门!纳粹德国的化学工业巨兽